【深化机关党建“五大行动”】2025年度区级机关党建“书记项目”中期成果展示
今年以来,区级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机关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压紧压实机关直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职责,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现集中展示一批机关党建“书记项目”进展成效,晒成绩、比干劲,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效。
策应“青年党员大有可为”号召,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主线,针对基层政策落地梗阻、企业转型需求响应滞后等问题,由发改委机关党委书记挂帅,组织发改委青年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一线,通过青年党员“沉下去”推动政策“活起来”,既锻造懂产业、会服务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打造政企协同发展新范式。
一是“菁”兵集结,建强服务梯队。由机关党委书记带头,集结工业科、固投科等科室20余名青年业务骨干,组建“发改菁锋”队伍,按照岗位职责与青年优势,分设宣讲组、调研组、攻坚组,以专业服务赋能企业发展。二是“菁”力下沉,提升服务效能。“发改菁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镇街宣讲惠企政策,深入14个版块走访调研,深入项目一线攻坚克难。截至目前,组织政策宣讲活动5场,吸引400余家专精特新、人才及科创类企业参与;走访产业链重点企业、新增长点企业和困难企业等61家。三是“菁”研实干,深化服务成效。建立企业诉求现场即办机制,对于未能即时办理的带回分类研究。攻坚组联动相关职能科室及部门,针对企业在项目建设、智改数转、产业对接、项目申报、开拓市场等方面实际困难,协同破解难题。1-6月,累计收集诉求269条,已解决170条,惠及128家企业,剩余问题由攻坚组持续跟踪督办。
坚持党建领航,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精铸服务品质”为宗旨,链接大市场各主体,促进资源共享,多方协同,政策有效落地,优化消费生态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促消费、扩内需、强动能的核心引擎,推动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一是建立专班抓服务。成立由机关党委牵头、党支部骨干组成的“促消费专班”。结合江苏省汽车置换补贴政策,走访25家4S店及二手车市场,针对置换流程复杂问题,推出“一站式”置换服务,简化审核流程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高效落实“汽车置换升级”省补政策,目前已复审通过985辆,发放补贴1064.1万元。二是先锋先行促消费。机关党委带头钻研、党员干部深入调研,精准把握群众消费需求,在“五一市集”活动中,创新融合外贸优品、尖扎县推介、非遗体验、美食地图等元素,打造沉浸式消费新热点,进一步激发全区商贸活力。三是深入企业强指导。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兴贸电器、酷小派等企业,开展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指导,激发消费增长新动能。截至目前,发放补贴2692万元,拉动消费28157万元。
2025年,区卫健委紧扣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将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攻坚之战、惠民之要,坚持党建引领,把“‘三级联动’打造党建医共体”作为年度机关党建“书记项目”,着力推动各级医疗资源从“物理聚合”向“化学融合”深度跃升,全力锻造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的“通州卫健样板”。
一是织密三级组织网,架构全域覆盖。以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平潮中心卫生院3家医共体牵头单位为龙头,联动18家基层医疗单位,带动198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40家民营医疗机构,搭建3个党建医共体平台,实现组织覆盖百分百。二是激活五联新动能,驱动一体发展。通过“理论联学、活动联办、队伍联建、资源联享、工作联动”五联机制,开展“党建+医疗帮扶”“党建+学科建设”“党建+服务提质”等融合活动,以党建工作一体化推动事业发展一体化。三是强化三重保障链,压实闭环责任。成立平台建设专项工作组,建立指导员和联络员机制,推行任务、责任、时限清单及进度、问题、成效图“三单三图”闭环管理法。牵头单位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党组织书记任组长,专人负责平台建设,实行“月调度、季晾晒、年评估”机制。成员单位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共建措施,以党建共建推动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聚焦“四个带头”要求,围绕“四强”党支部创建目标,实施“铸魂提标、练兵提能、实干提绩、正风提效、暖心提气”五大工程,着力抓基层、夯基础、强堡垒、壮队伍,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机关党建整体效能。
一是打造“五提”锻造体系。整合优化“头雁讲堂”“市监菁锐”研学平台、青创联盟、“1+14”文化阵地、《廉苑》电子期刊等载体,推动形成“理论武装+素质拓展+廉政教育”的多维锻造体系,持续擦亮“市场卫士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实施“三优”管理机制。以“优设置、优能力、优作风”为目标,按照“职能相近、业务相联、活动有力”原则,将原先10个党支部优化调整为9个党支部,并进一步规范党支部设置;建立“2+1+1”干部能力提升机制,通过开展党务培训、互查互比等,提升党务干部专业素养;健全党建季度巡礼、党员实绩晾晒制度,建立58个作风监测点,形成“联合督查+商户评议”监督网络。三是聚焦“一线”联合攻坚。坚持一线历练,聚焦项目一线、企业一线、社区一线等,组建3类联合攻坚小组,开展攻坚行动13次。目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党建联盟活动9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3个,高质量完成农贸市场提升改造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