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链 红鑫赋能丨南通四建集团党委“榫卯”工作法——弘扬新时代鲁班精神,在活跃的经济领域筑起坚强的堡垒阵地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工程项目点多、线长、面广,员工队伍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于加强党建工作有效覆盖提出巨大挑战。近年来,南通四建党委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精心培育“榫卯”工作法,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互促、同频共振,实现党建强、发展强“双强”效应。
党建入章明方向。集团明确“党建强、企业强”的价值认知,将党的领导、党组织设置、党内政治生活等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推动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为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奠定稳固基础。健全机制压责任。每年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单列党建工作经费预算,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工作者,有效保障党组织运转。集团党委每月通过信息化平台掌握各地区总部、分公司党建工作情况,党委书记每半年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党建工作述职,每年对下属党组织考核评分。思想引领励初心。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连续12年开展“党课教育万里行”,党委委员带头进工地、到现场,将党的声音送到全国各地的项目一线。党组织坚强引领下,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东西部协作、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落实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节能减排等重大部署,勇担乡村振兴、抗震救灾、民生实事等重要任务,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
党政协同配合。出台《党政配合若干规定》,坚持党委班子和行政班子“同步配备、同步换届、同步管理、同步监督”,明确公司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的议事决策范围,党委委员在董事会占比达70%以上。在32家子公司、14个地区总部(分公司)成立党组织,配备专职党组织书记,作为企业负责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同步建设。立足建筑企业在外项目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工程项目部组建时同步调优基层党支部设置,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建设标准化党建领航服务站、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党员活动室。建立基层党支部“榫卯指数”管理体系,把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任务明确到支部、落实到个人、精确到时间节点,对党建成效和业务绩效统一要求、统一载体、统一评定,激励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引领攻坚克难。作为“榫卯”结构的核心部件,党组织的“榫头”过硬,整个结构才能稳定。聚焦项目攻坚、技术研发等重点环节组建“攻坚党支部”,打造坚韧“榫头”,带动整体过硬。成员平均年龄32岁的江海大道东延工程“攻坚党支部”擦亮“铁军”招牌,在一线连续奋战16个月,所在标段施工用时最短、质量最优,有力保障重要民生项目按期高质量完工。
党员精细履职。创新一线党员“可视化”管理办法,即:身份可视化,设置党员二维码,公示服务内容,开展党群结对,叫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口号;职责可视化,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安全生产党员责任区,明确职责、接受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承诺可视化,实行“党员一句话承诺”制度,将承诺践诺情况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和党员评星挂钩,用好“一报、一刊、一网站、一平台”媒介,挖掘党员先进事迹,带动职工见贤思齐。人才精准培养。实施“红榫人才双向培育”计划,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阶段精准匹配培养路径,打造平台化、模块化、清单化递进培育机制。设立“董事长培训班”,遴选年轻党员职工入库,落实“青蓝结对”、挂职轮岗等举措,重点培养使用。举办“博思讲堂”20余期,每季度聚焦党建、建筑、军事、历史等领域邀请专家授课,全面提升党员职工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创新精益求精。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集团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工程处、项目部四级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出台《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专款专用,充分调动党员职工科技创新、工程创优的积极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发扬新时代“鲁班精神”,创设“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对重大技术难题揭榜挂帅、领衔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