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镇聚焦“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紧扣“党建引领壮筋骨 蓄势赋能促增收”书记项目必答题,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多元赋能,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2023年村营收入增幅达9%,可持续性收入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6个村实现了超100万的阶段性目标。
一是组织引领明方向,“党建笔”擘画“发展图”。把党建引领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红色引擎”,推动组织优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建共建“解题”。镇党政班子成员下沉挂钩村(社区),专题谋划、蹲点指导、定期问效,选派3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谋划村集体增收路径,为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调查研究“破题”。坚持问题导向,对全镇11个村(社区)逐一“把脉会诊”,实地走访摸清村情家底,交流座谈讨论发展思路,汇总形成《西亭镇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增收项目清单》,全年共排出重点增收项目12个,组织调研观摩250人次。挂图作战“答题”。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发展”思路,研究出台《关于西亭镇2023-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富民增收十条举措,因村制宜制定《西亭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计划任务分解表》,找准路径、明确时序。
二是资源整合促增收,“小项目”撬动“大振兴”。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根本,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整合资产、资源、政策等,推进强村富民“齐步走”。资产增值疏通“活血”经络。按照“摸清家底、盘活资源、促进增收”,整合西亭社区家宴中心、纱场老卫生院、华东职校等18处镇级闲置资产,交由村集体经营管理,全年助村增收88.6万元。资源整合提升“造血”能力。整合土地、资金等要素,有序推进华芦村、李庄村、西禅寺村等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累计建成连片高标准农田6300亩,编制规划2024年度7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村经济合作社+种粮能手”的模式,每年增加村营收入70余万元。借力发展强化“输血”保障。坚持将产业项目、扶持资金等向村(社区)倾斜,整合政策资源,汇聚发展合力。龙坝村建设30亩连栋大棚,获取上级补助资金9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营收入12万元。
三是多元赋能强联动,“土特产”进阶“大品牌”。深化拓展“支部+合作社+电商”发展模式,推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直播带货创新路径、品牌产业提质升级。坚持产业赋能。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采取村村抱团、联合发展的路径,实现全产业链同频共振。建成南通百润餐饮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辐射西禅寺村、草庙村等十多个新型合作农场,打通企业、村集体、农户携手发展的绿色通道,实现利益深度链接、供需深度契合。坚持电商赋能。创新“支部+直播”带货模式,以打造“一村一产”特色为抓手,鼓励支部党员直播带货,让“农产品”搭上网络电商“快车”,西亭“亭醇”大米通过直播销售,年营业额达8万元。坚持品牌赋能。围绕生态化、特色化、精品化要求,加大涉农商标和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挖掘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潜力,积极推进同乐草莓、草庙黄桃、九总渡大米等“一村一品”品牌培育,提升“风雅西亭”特色农产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