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委组织部围绕“干部得锻炼、工作快落实、基层添活力”的目标,把自身建设融入考察干部、组织群众、服务人才等一线工作,让组工干部在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培养 “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能力。
突出基层导向,脚下多沾“土”、做事更有“底”
“考察别人的过程,也是揽镜自照、反观自己的过程。组工干部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把每一次考察都当成一次培训、一次锻炼。”通州区委组织部干部工作负责同志表示。
通州建立干部一线考察工作机制,由部机关16名年轻干部组成考察员队伍,蹲点挂钩联系全区重点部门、园区和镇街,让组工干部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基层治理的第一线考察干部。围绕平潮镇农贸市场、通吕运河航道整治等难点工作,派出考察组开展“短平快”的机动式考察,从工作推进、群众满意、考核进位等多个维度,近距离沉浸式印证干部实绩。部务会成员定期听取干部考察工作,随机选取年轻干部进行主汇报,既听班子情况、又听个体表现,既问研判结论、又问研判依据,既看被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又看考察组成员的能力作风,让组工干部对标对表见贤思齐、潜移默化提升自我。
突出竞相追赶,前面有目标、奋进有动力
围绕“我到基层去实践”主题,通州打造硬核组工“三堂三课”工作载体(大讲堂、微课堂、考学堂,读书课、写作课、调研课),构建面向一线、赋能充电、比武打擂的综合能力提升体系。
因参与拍摄多部优秀党员教育作品,跟班学习人员丁一倩在“微课堂”上向部机关全体人员讲述了工作体会。无论是部机关工作人员还是跟班学习人员,获评先进、干部考察、外出学习、抽调参与全区重点工作……这些一线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成长进步,都有分享平台、比拼擂台。
组织活动时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人才最关心的政策是什么?干部考察时如何听取“弦外之音”?每月开展一次“考学堂”,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设置“情景模拟题”,让组工干部身临其境面对问题、解决难题。
举办“高质量发展争先月月讲”活动,邀请发改、统计、财政等部门专家领导围绕考核指标辅导业务知识,提升综合素养,提高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水平。开展“组工干部回娘家”活动,邀请老同志谈体会、话部风,教育引导年轻组工干部正确面对“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深入思考到组织部“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不断砥砺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
突出成果转化,一线查问题、一线解难题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解压纾困体系》……通州组织“新春走基层 我来献一策”活动,从上报的37条建议里评选3个“金点子”,引导全体组工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以重点课题调研为牵引,推动调查研究和工作落实同向发力。通州坚持“微”处着手、“小”处发力,围绕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重点产业链人才短缺情况等“小切口”问题,组建5个专项调研组,按照“一个课题、一名部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全力调研攻坚难点、堵点问题。同时,组织部门和板块联动申报18个子课题,形成区镇联动推进、问题统一归集、定期会商巡展的格局。组织调研成果分享会,每个专项调研组派出1名年轻组工干部作为主讲人,设置汇报陈述、领导提问、同组补充、评审打分、总结点评等环节,着力把一线抓工作、解难题的要求“嵌入”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使服务基层、务求实效成为组工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