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街道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探索利用城区溢出资源,打破传统以村组为界的封闭性农村集体经济结构,推动村级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2023年,全街道村集体经济总量达1401.08万元,实现村营收入3个村超200万,3个村超100万的阶段性目标。
一是资源整合,“街资村管”巧借力。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设立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面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进鲜港村、平桥镇村等7个相对薄弱村,落实自主孵化小微项目财政奖补,2023年街道财政奖补项目14万元。强化资产保障。探索“街资村管”模式,优化整合街道商铺、办公用房、过渡房等20余处不动资产,交由经济较为薄弱的村经营管理,收益纳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23年新增村营收入180万元。强化政策保障。配套区级“首创奖”,街道叠加设立“招商引资”奖,鼓励各村深挖辖区内资源禀赋,港北村与资质企业联合成立劳务公司,金北村联合优质旅行社共同成立金润旅游公司,全年获得各类奖补20余万元,多途径实现村集体增收。
二是力量联合,“多方联动”聚合力。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按照“大带小、强带弱、中心带周围”的思路,统筹配置集体资产土地、财政扶持资金等要素,由港北村以土地资源入股,城东村出资联合共建的百亩智能薄膜连栋温室项目,有效提升低效资产、土地资源、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2024年为联建村集体增收70万元。村企联建合作共赢。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加强“镇、村、企、农”四方优势互补。金北村积极争取600万乡村振兴项目扶持资金,建成4000平米仓储中心,新增村营收入30余万。城东村吸引3000余万市场资金,建成观光、采摘、垂钓、研学一体化农文旅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品牌集聚融合赋能。培育打造本土网红“通州全知道”媒体品牌,用金沙方言讲金沙故事、卖家乡产品,做优“金沙葡小姐”“金沙飞歌枇杷”“缘金粒”等农产品品牌,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转变。
三是发展融合,“组织强基”添动力。党建领航创特色。立足各村党建特色、资源禀赋,因村制宜制定发展路径,突出抓典型、推模式、创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头雁带飞提能力。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择优选派90后村书记到苏南等地跟班学习,举办“金沙论见”擂台赛,村书记共话富民强村“金点子”8场次,拓宽“头雁”发展思路,夯实致富增收“基本功”。人才激活“新动能”。出台《金沙街道乡土人才引育若干举措》,设立23家“乡贤工作站”,发挥田梦合作社先进基层党组织、“御润葡萄”现代农业孵化平台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投入乡村振兴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