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姜镇坚持把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基层党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以敢闯、实干的担当作为全力绘就全域乡村振兴新画卷。2023年,全镇村均收入达162万元,5个村实现村营收入超200万元,8个村实现村营收入超100万元。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下好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手棋”。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同步发力、同频共振,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深入挂钩帮扶。镇党政班子成员下沉挂钩村(社区),定期问效,专题推进,为增收项目“把脉问诊”。优选4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6名机关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注入“内生动能”。建强战斗堡垒。紧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强化“选育管激”全链条管理,联动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1人次,平均年龄下降6.7岁,有效增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深化村企联建。聚焦“村企联合共建、阵地联用共享、发展联促共赢”,健全完善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将“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有机结合,推动资本、人才、技术“下乡下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创新产业融合,下好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胜棋”。聚焦产业振兴,多元探索培育经济“增长极”,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在融合互促上出实招,在增收致富上探新路。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文章”。以义成村为试点,推进11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现创收15万元。以保障村为试点,围绕有机生态农业主题,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基地,探索创意休闲观光旅游,实现创收20万元。红色直播提升“共富流量”。巧借家纺产业数字化发展强劲东风,发挥辖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广“红纺主播”书记带货,通过“企业点单+村居接单”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辟“前店后仓”新赛道,2023年实现“流量”变“增量”10万余元。家纺产业开辟“助村通道”。充分释放家纺产业集聚优势,探索“党建+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链上超3000家家纺企业,周边村(社区)积极当好“企业服务员”,实现企业盈利、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三是深化统筹协同,下好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棋”。镇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盘活有效资源,进一步拓宽村级增收渠道,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老资产”焕新生。分类有序盘活镇级闲置资产,全面摸排沿街商铺、店面房、仓储用房等集体资产,交由村集体经营管理。截止目前共委托村(社区)管理镇级资产162处,每年可增加租金收入578万元。“邻里红”惠民生。探索建设红色邻里中心,在发挥惠民便民功能作用的同时,通过租赁等方式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2023年,义成村在原有邻里中心的基础上,新建600㎡宴会中心用于满足群众聚会聚餐等需求,已增加村营收入70万元。2024年,将继续推进川港社区、志浩村“红色邻里”打造,建成后预计村营收入可分别增加200万元和100万元。“果蔬牌”促增收。立足果蔬种植大棚资源,探索农产品直播产业,创新“合作社直播+收益分红”模式,持续提高全镇西红柿、草莓和黄桃等果蔬采摘知名度,开辟强村富农促增收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