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锻造丨区级机关科室2024年度攻坚项目亮绩晒绩纪实(一)
通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市县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公务员全职业周期赋能提质五年行动计划》,连续三年推进区级机关科室亮绩晒绩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眼自身职能定位、积极探索务实举措,中层科室的办事效能、服务质量、履职水平不断提高,作风建设加快走深走实。为进一步推广经验、学习典型,“南通州组工”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三期公众号,择优展示区级机关科室的年度攻坚项目,希望他们的拼搏历程、典型事迹,能够以点带面,激发通州中层科室的昂扬斗志、创业干劲。
通州车管所始终牢记“护民平安、服务发展”宗旨,围绕“人、车、企”关键要素,精心打造“1+6+10+N”民生车管服务综合体。“1”是建立专职导办、每周点评等机制,在办事大厅公示所长手机号,构建“一站服务、一窗办理、一院办结、实时监督”新格局,全访评满意度保持99.6%以上。“6+10+N”即将高频业务授权至6个便民服务中心和10个派出所,陆续为机动车检测站、汽车销售店、商业银行开通社会化服务,授权N家销售店“带牌销售”电动自行车,竭尽所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少跑路,推动服务下延。打造车管服务链的同时,严密开展基础监管,系统建立层级管理、专人管理机制,全年全区中、高风险运输企业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7.6%、80%。积极探索智慧监管,创新研发重点车辆驾驶员管理模型,帮助企业发现潜在风险52条,推动5名风险较大驾驶员转岗,有效杜绝“带病上路”。主动推进联动监管,建立联合例会、联合检查、联合约谈机制,定期推送风险、抄告隐患,实现监管联动、责任闭环。
通州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承担全院案件流转和质量监管职责,始终秉持“对人民高度负责就必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业务管理枢纽作用,持续推动对内监督提升办案质效、对外服务优化社会治理。加强数字化管理,运用办案大数据智能采集、分析、评价功能,查问题析原因提对策,以“管”促“治”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和省检察院推广。做实数字化评查,及时督促业务部门整改司法不规范问题,向检务督察部门移送司法责任线索,向政工部门反馈检察人员司法质效,打造“自管+专管+督管”的案件质量管理模式,相关做法被市检察院发文推广。提优数字化研判,围绕党员醉驾、流动人口犯罪、非法捕捞、侵害未成年人等案件,开展数据分析和治理研究,撰写类案分析报告6份,推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治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检察建议获评全省优秀,构建“违法申领驾驶证法律监督模型”,入选全省“检护民生”典型案例。
2024年度,通州区人民法院民二(执裁)庭突出司法理念更新和提质增效主线,更好发挥商事和执裁审判职能作用。主责主业机制持续夯实,全年审结商事案件827件,办结执异案件45件。注重商事案件的调解促和工作,调解率52.16%。注重执异案件实质解纷,防止程序空转。做实庭长阅核及判后答疑工作,全庭的上诉数和发改数明显下降,在南通全市法院条线中位居前列。“涉诉双免保”机制持续发力,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该项机制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政法工作十大创新成果、南通市第一届“法惠民安·治在江海”金质示范项目,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事项优秀案例评比中获评制度建设类优秀案例。多元解纷机制持续优化,加强先行调解力量,优化先行调解工作模式,联手商事商会通过多元解纷化解近500件商事纠纷。该庭报送的一则案例入选江苏省工商联评选的2024年度商会调解典型案例,3篇调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法学期刊上发表。
区市场监管局综合监管科坚定扛起全区重点工作责任担当,承担农贸市场提升工作,立足农贸市场改造“小切口”,写好民生实事“大文章”。高位统筹抓推进,协调全区17个部门、14个镇(街道),先后16次赴外调研,对全区52家农贸市场深入摸底,制定实施提升行动方案,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形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工作格局。聚焦问题强攻坚,坚持开门问需,召开群众座谈会18场次,吸纳意见建议60余条。以“日周月”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分点攻坚,与属地协作解决产权不清、规划不合理等22项难题,啃下攻坚硬骨头,按下改造“快进键”。建章立制固长效,组织起草《通州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办法》,拓展智慧农贸系统应用,推动硬件升级与管理提能“双轮驱动”,实现市场改造标本兼治、文明长效。首批21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农贸市场提升工作成效赢得百姓普遍认可,获得市区两级肯定,相关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媒体刊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