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阖家团圆,一场专为流动党员“定制”的学习交流会在江海红雁驿站火热举行,14名返乡党员共同观看了党员教育片《总有党员在身边》,随后热情交流学习感悟、介绍工作经历、共迎新春佳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和组织部长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通州区开展“佳节归桑梓 育‘流’再蓄能”系列活动,为春节返乡流动党员“充电”“补课”“蓄能”,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育“流”再出发。
“节前,我们摸排了全镇流动党员情况,逐一了解党员出行计划、主观诉求等,精心设计活动主题、环节和内容,确保大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温暖。节后,我们还将常态化保持联系,确保流动‘风筝’线不松。”川姜镇组织委员肖燕说道。
通州区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将全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兴家园”“红网格之家”有效联动、串点成链,有序做好设施更新和开放使用工作,打造好“家门口”的学习阵地。利用“E支部”党建小程序提前发布学习提醒和活动安排,列出学习“菜单”,上传学习内容,方便流动党员按需“点单”,快速掌握时事热点。同时,针对流出、流入两类党员群体,支部“红色联络员”逐一取得联系,了解行程安排,切实掌握在通、返乡流动党员情况,为节日“蓄能”打好提前量、做足基本功。
“刚到家,社区就来了解我的情况,送来了祝福,我感到十分温暖。今天实地参观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我感觉社区变化既可观更喜人,作为东社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参加完东社镇庆丰社区党总支“暖‘流’迎春 归家有为”主题党日活动,流动党员邱宏华有感而发。
区委组织部坚持定向发力、难点攻关,紧盯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有效覆盖堵点、难点,区、镇(街道)、村(社区)联动开设“春归学堂”。集结党务工作者、理论宣讲员等资源,成立20个“送学小组”,精心准备全会思想“在通深根”、经济发展“四新两优”等教材,利用圆桌型、庭院式、板凳化等多种方式,让流动党员按需“选课”、灵活“参学”。同时,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红色研学等现场教学路线31条,组织开展实境教学、感悟观学,带领流动党员领略家乡新面貌、新发展。截至目前,共组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现场研学211场次,覆盖返乡流动党员1731人次。针对部分不方便参加集中学习的流动党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送到“家门口”,为在家党员送去理论书籍和即时宣讲,与他们共话个人成长、共叙一年收获、共谋来年计划。
“通州是我的家更是我的根,作为一名流动党员,在外我要为家乡代言,让更多人了解通州、来到通州、投资通州,回到家乡更好当好建言人、服务者,在与家乡的‘共鸣’中共谋发展之道、贡献流动力量。”先锋街道流动党员陈宇炜谈道。
流动党员长期“出门在外”,对家乡发展情更切、意更浓。通州区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我为家乡作贡献”活动,先后组织382名流动党员参与送“福”到家、“通”心助力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党员、家乡群众送去祝福与关心。邀请在外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凝聚发展资源,推动流动党员争当招商引资“牵线人”、强村富民的“引路人”、服务发展“带头人”,为通州发展“引桥铺路”。同时,针对部分流动党员亲属照顾、确权登记、医保服务等需求,及时将“万事好通 州到有解”政策讲透讲清,安排专人联系解决。春节期间,收集各类问题诉求89条,现场解决54条,其余均落实归口办理跟进解决。